|
|
|
检查项目 |
正常值(成人) |
说明 |
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|
可疑疾患 |
|
炎症 |
C反应蛋白
CRP
(C反応性タンパク)
|
CRP定性検査...
陰性(-)
CRP定量検査...
0~0.3
mg/dl |
急性炎症或组织损伤时,出现在血清中的一种蛋白质。
测定法有两种: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。
阴性表示正常;阳性表示体内有炎症的存在。
用于判断有无感染、胶原病、癌症等。 |
不仅用于诊断有无炎症和组织损伤,也用于判断疾病程度、观察疾病经过和治疗效果等。
阴性 正常。
阳性 体内有炎症反应。 |
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心肌梗死、细菌感染症、风湿热、病毒感染、恶性肿瘤等。 |
|
乙型肝炎表面抗原
(HBV)
乙型肝炎表面抗体
(HBsAb)
HBs抗原,抗体 |
HBs抗原... 陰性(-)
HBs抗体... 陰性(-)
|
肝脏疾病的原因主要有凶酒或甲、乙、丙型肝炎等病毒性感染。
其中,乙型肝炎病毒不但引起急、慢性肝炎、还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。
检查表面抗原、表面抗体可以诊断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。 |
表面抗原:阳性、抗体:阳性 有乙肝病毒感染。
表面抗原:阴性、抗体:阳性 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。
表面抗原:阳性,抗体:阴性 没有肝细胞破坏,未发生肝炎(无症状病毒携带着)。
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将来有发病的可能,建议每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。
|
急、慢性肝炎,肝硬化,肝癌等。
|
|
丙型肝炎抗体
(HCV)
HCV抗体 |
陰性(-)
|
多由输血感染,目前对丙肝病毒还不十分清楚。
感染后,血液中可以测到丙型肝炎抗体。因此,抗体的有无可以诊断有无丙肝感染。 |
诊断有无丙肝病毒感染。
HCV阴性 未感染丙型肝炎。
HCV阳性 过去感染过或刚感染上丙肝。
丙肝抗体在感染后一个月左右才出现于血液中,所以,感染后立刻做的检查结果可以是阴性;一个月后再成为阳性。
|
类风湿

|
类风湿因子
リウマチ反応 |
20以下
IU/ml |
细菌或异物侵入后,肌体生产相应的抗体来抗击异物,即免疫反应。
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,抗体会误把自身的肌体组织当成异物进行攻击。代表性的免疫系统疾病是胶原性疾患。
胶原性疾病中最多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。该检查测定血清中有无类风湿因子,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|
检查有无类风湿因子。
检查结果有三种:阴性(-)、弱阳性(+)、阳性(++)。
阴性 正常。
阳性 体内有免疫功能异常。(但阳性也可见于高龄健康者)。
|
|
|
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
(ASO)
ASO |
250単位以下 |
众所周知,溶血性链球菌不但引起扁桃体炎、咽头炎、中耳炎、猩红热,还引起炎性化脓导致的高热、四肢关节疼痛等。
ASO主要测定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的抗体浓度。
溶血性链球菌分泌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来破坏人体的红细胞(溶血)。感染后,人体生产抗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抗体予以抵抗。
测定抗体的含量可以诊断是否有溶链菌感染。
|
检测ASO协助判断有无链球菌感染。 |
高值 咽炎、扁桃体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中耳炎、蜂窝组织炎,败血症和产褥热等全身感染,上呼吸道感染后的风湿热、急性肾小球肾炎等。
小儿....猩红热
|
|
血清鉄(Fe) |
男性...64~187
女性...40~162
μg/dl |
人体内有3-5克铁。它们多与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,余下的存在于肝、骨髓、和肌组织。储存在肝脏里的铁释放到血流、运至骨髓、参与骨髓造血活动。血清铁是指血流中的这些少量的铁。
食物中的铁由小肠吸收。吸收不良或偏食等可以造成铁吸收量不足、血清铁下降,既而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铁减少,导致缺铁性贫血。
|
测定血清铁可以了解是否有足够的铁与血红蛋白结合,是否有血清铁运送到骨髓的通路异常,是否有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。 |
|
免疫球蛋白
<IgG,IgM,IgA>
免疫グロブリン
|
免疫球蛋白是血液中的蛋白质的一类。它们参与人体免疫(抵抗力),有G,A,M,E,D五种类型。
IgG…占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80%。可以穿过胎盘,妊娠中的母亲可将此免疫力输送给胎儿。因此,新生儿基本上有与母亲同等量的IgG,可以抵抗疾病。
IgM…有感染时,其测定值最先升高。但很快被IgG取代,测定值下降。
IgA…与IgG不同,IgA不能穿过胎盘,所以新生儿体内无此蛋白。母乳中含有大量的IgA,是婴儿获得此蛋白的主要来源。之后,自体内慢慢地合成IgA,青春期时才达到成人量。
| |
血清总补体活性
CH50
(血清補体価) |
30~45
U/ml |
补体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,有很多种类。
|
在某些疾病时,补体可以被消耗、减少。
该检查是诊断某些疾病和观察疾病程度的指标。 |
|
Copyright(C)
Katayama Child's Clinic | 到页首 |